冷却水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热点资讯|机房空调|精密空调网

索克曼精密空调
机房空调|精密空调网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 精密空调配件 列间机房空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冷却水机房空调制冷系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2  来源:精密空调网  浏览次数:96385
核心提示:机房空调系统的动力来源均为电力,虽然主要系统、部件都设置了冗余、备份,但还需要考虑为机房空调系统供电的电力系统发生意外停电故障时,机房空调系统仍然需要维持正常运行。

冷却水机房空调制冷系统

每台冷却塔应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每台塔的集水盘上都应装平衡管,防止水盘的水位产生高低落差。

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如尘土、杂物、细菌、可溶性气体等易进入水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生物淤泥、藻类等,因此每台塔的出水管上应设置过滤器,最低点应设置排污口。

冷却塔的集水盘必须有足够的容积,存水量约取循环量的1%~3%。

(2)冷却塔的分类

按形状分:方形、圆形。

按通风形式分:逆流式、横流式。

按处理温差分:普通型△T=5℃、中温型△T=8℃、高温型△T>8℃。

数据中心多选用普通型横流式方形冷却塔。

(3)冷却塔的选用

循环水量的计算:

:冷却水量(m3/h)。

:机组所需的冷却水额定循环量(m3/h)。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数据中心选普通型冷却塔或由制造厂家进行具体的选型。

环境湿球温度:参照规范及实际情况,如:市区比郊区高1 ~ 2℃;当湿球温度从28℃提高到29℃,冷却塔冷却能力下降16% ~ 19%,这样选型时应适当加大型号。

必须满足环境允许噪音标准。

其他还应考虑冷却塔的漂水率、比电耗、使用寿命、材料等参数。

(4)冷却塔的性能

进出水温度。

冷幅:冷却水出水温度与进风湿球温度之差;冷幅越小,塔热工性能越好。

冷效:进出水温差与冷幅之比;冷效越大,塔热工性能越好。

噪音:分为普通型、低噪音型、极低噪音型。

比电耗:塔将1 水处理到要求的温度风机耗电量;国家规定:普通型冷却塔在标准状态下(进出水32/37℃、环境湿球温度28℃)的比电耗应小于0.04。

耗水量:水量的消耗有3部分:蒸发水量(约占循环量的0.97%)、漂水量(占循环量的0.1 ~ 0.2%,带有挡板的小于0.01%)以及为降低电解质的排污量(约占循环量的0.3%)。以上3部分取:1.3% ~ 2%。

气水比:指单位时间内,冷却塔流通空气的质量和流通冷却水质量的比值;太小,蒸发不好;太大,风机噪音增大。

(5)冷却塔的主要结构

填料(散热片):基本热交换媒介,大大增加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集水器:将气流中的水滴隔出,引导气流到适当的流向,减少风机马力,降低冷却塔的总阻力。

布水系统:布水系统把循环水均匀地分布到填料上。

百叶窗:将飞溅的水滴阻挡在冷却塔内,及辅助导入空气。

冷却塔的围护结构。

5、蓄冷系统

空调系统的动力来源均为电力,虽然主要系统、部件都设置了冗余、备份,但还需要考虑为空调系统供电的电力系统发生意外停电故障时,空调系统仍然需要维持正常运行。
在常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可以紧急启动提供后备电力,从柴油发电机组启动至稳定供电的过程一般需要3min。冷水机组在正常供冷过程中遇到停电故障时会进入故障保护状态,在电力供应恢复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压缩机导叶先恢复至正常开机的初始状态,再经过冷水机组控制系统对冷水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水泵、冷却塔等相关部件进行巡检,并确认正常运行后,冷水机组才能正常启动,这段恢复冷水机组系统恢复正常供冷过程一般需要1~10min不等。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中为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在空调系统中可通过设置蓄冷设施,储备备用冷量来解决这一问题。配置的蓄冷设施提供的持续供冷时间一般为10~15min。数据中心的蓄冷方式主要有冰蓄冷系统及水蓄冷系统两种:通过制冰方式,以相变潜热储存冷量,并在需要时融冰释放出冷量的系统称为冰蓄冷系统;利用水的显热储存冷量的系统称为水蓄冷系统。
列间精密空调制冷系统
数据中心的空调冷负荷主要为机房内设备的散热负荷,在一天24h中的每个时刻都基本不会变化,属于一个稳定负荷。这部分负荷占整个数据中心空调冷负荷的比例可达到90%以上。根据数据中心这一负荷结构情况的特点,水蓄冷系统更能适合数据中心冷量备份的需求。水蓄冷系统采用闭式蓄冷罐,可与原空调系统“无缝”连接,无需再额外配置蓄冷冷源或对原系统用冷水机组进行调整;水蓄冷系统的冷水温度与原系统的空调冷水温度相近,可考虑直接使用,不需设额外的设备对冷水温度进行调整;水蓄冷系统控制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在出现紧急状况可及时投入使用。

蓄冷罐的容积可按系统需要的蓄冷量进行计算,同时,考虑到蓄冷罐与整个水系统为串联连接,系统管路也可视为蓄冷罐的一部分,管路中的冷水保有量也可作为一部分的蓄冷水量。

系统需要的蓄冷水量为:

蓄冷水量:V=Q/(η×ρ×△tz×Cp)。

其中,V为蓄冷水量(m3);Q为蓄冷量(kcal);η为蓄冷装置的容积效率,一般取0.96~0.99;ρ为蓄冷水密度,取1000kg /m3;△tz为释冷回水温度与蓄冷进水温度间温度差;Cp为水的定压热容量,1kcal/kg.℃。

管道系统中的保有冷水量为:V1=∏×R2×L。

其中,V1为管道系统保有冷水量(m3);R为管道半径(m);L为供水总管道长度(m);蓄冷罐容积为V2=(V - V1)m3。

水管路系统

在集中冷源系统中连接各个制冷设备的就是水管路,就如同人体的血管一般重要,这个制冷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据中心中,由于考虑到不间断供冷的需要,所以集中冷源系统中的水管路必须考虑冗余设计,而目前比较常用的管路形式有两种:环形管路系统和双管路系统。

以上资讯由精密空调网独家提供www.chnpac.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产品信息均为网络用户自行发布,如有涉及侵权信息请联系页面客服删除

  • 所有空调产品请联系
  • qq404500597
  • 404500597
  • 0755-86050606
  • 13713844398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