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两次发展高潮,地源热泵市场也出现了两次行业“洗牌”。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到,第一次“洗牌”是在2001年发展高潮前后。由于仿制欧系产品难度不大,一度曾出现了近百家仿造企业。但由于欧系产品受地下水资源状况和政府管理政策的限制,加之缺乏系统应用技术,致使出现了较多失败的案例,因此一些企业便被淘汰出局。第二次“洗牌”出现在2005年发展高潮之后并持续至今。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多项政策激励和北京奥运场馆地热应用的示范作用推动下,大批企业进入行业。
两次行业洗牌,使得地源热泵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进入普通家庭,产品开始实现部分出口。专家告诉制冷快报记者,目前,全国涉及地源热泵业务的企业有4000家以上,从事地源热泵系统集成的国内本土企业占绝大部分;其中从事地源热泵机组生产的有50~80家,机组生产厂家也以自主品牌为主,国外品牌实现国内生产及合资品牌大约10~20家,有少数几家在销售纯进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