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HCFCs淘汰计划时间紧迫
联合国环境署Rajendra Shende介绍说:“通过科学家的测量,最近臭氧空洞的面积是近十年里第二小的,这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家电行业积极进行ODS淘汰的成果。为了更好地保护臭氧层,空调行业的HCFCs替代已经提上日程。”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介绍,200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加速淘汰HCFCs的调整案,A5国家HCFCs淘汰时间表为:到2013年,将HCFCs冻结在2009~2010年的平均水平(基线水平);到2015年,再削减HCFCs基线水平的10%;2020年削减35%的HCFCs,2025年削减67.5%的HCFCs,2030~2040年允许保留2.5%的HCFCs用于维修。“2010年4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60次多边基金执委会通过了HCFCs消费行业费用资助导则,结束了长达两年多的关于资助导则的拉锯式谈判。该导则的通过意味着HCFCs淘汰项目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温武瑞认为,中国HCFCs淘汰计划的实施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的现实问题。“2004年以来,中国HCFCs产量的年增长率在10%~20%;2008年,中国HCFCs的产量约为3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的87%,消费量约为23万吨,占发展中国家的50%。中国HCFCs淘汰计划基线水平比替代CFCs时高很多,而现在距离实现冻结只有2年时间。”
“2010年8月,中国已向第62次多边基金执委会提交了国家整体淘汰战略摘要和空调行业、工商制冷行业、PU泡沫行业、XPS泡沫行业的中国HCFCs淘汰计划。2010年8~10月,在国际执行机构的协助下,中国与多边基金执委会秘书处进行了多次沟通,多边基金执委会将在2010年12月审议中国HCFCs淘汰计划。” 温武瑞说。据了解,中国HCFCs淘汰计划何时能够获得通过目前仍无法确定。
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显示,中国空调行业2009年HCFC-22的消费量为7.16万吨,2010年HCFC-22的消费量预计为7.8万吨。根据HPMP,中国HCFC-22的基线水平为7.5万吨,2010年与基线水平的差额(为达到冻结需要额外淘汰的量)为3200吨。为实现2013年的HCFCs淘汰目标,将淘汰3200吨HCFC-22,为实现2015年的目标,需另外淘汰7470吨HCFC-22。预计到2015年,需要进行改造的空调生产能力为869.2万台(约为35条空调生产线)。
同时,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组及行业龙头企业已对各种制冷剂进行了分析比较,推荐ODP为0、低GWP的R290和R161工质为最佳可得的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同时促进其他替代工质的研发,侧重于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的替代工质。据悉,目前采用R290制冷剂的空调,在充注量满足标准的前提下,COP为3.6~3.8,超过新空调能效1级的要求。同时,经过骨干空调企业两年多系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已可以实现对采用R290和R161制冷剂空调的安全可控。
HFCs的温室气体效应被关注
会上有专家表示,尽管目前在空调行业已有成熟的HCFCs替代技术——HFC-410A,但是HFC-410A的GWP(全球变暖潜值)较高,温室效应较强,并非最终的替代技术。
“目前,《京都议定书》已把HFCs认定为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同时,生产HFCs不可避免地会产生3%~5%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均为高强度温室气体,比如HFC-23的GWP为11700,这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7月,一些岛屿国家在日内瓦第29次OEWG会议上提出了关于HFCs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提案。2009年11月,在埃及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上,北美三国正式提出关于将HFCs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管理的修正案提案,得到37个国家的支持。目前,HFCs调整案刚刚通过,国际社会在资金和项目审批方面都严重滞后,中国需要立即对HFCs采取行动。
美国环保署David S. Godwin表示,长期来看,HFCs最终是要被淘汰的,美国也在讨论如何减少HFCs的使用。他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美国SNAP项目和北美HFCs削减提案。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Dietram Oppelt说:“针对目前HFCs使用量大幅增加的现状,欧盟已经采取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并推出一系列政策。”
精密空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