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空调选型与制冷量配置
数据机房主要热负荷
机房主要的冷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冷负荷。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机房空调的容量及配置。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冷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冷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设备功耗及机房面积,按经验进行测算。
机房热负荷计算
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机房内设备的散热;
建筑围护结构得热;
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
人体散热;
照明装置散热;
新风负荷;
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
热负荷分析: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
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6。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新风热负荷
其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机房分级:
根据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 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
项目
|
技术要求
|
备注
|
||
A级
|
B级
|
C级
|
||
环境要求
|
||||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
23℃±1℃
|
18~28℃
|
不得结露
|
|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
40%~55%
|
35%~75%
|
||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
5~35℃
|
|||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
40%~70%
|
20%~80%
|
||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
|
<5℃/h
|
<10℃/h
|
||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
18~28℃、35%~75%
|
|||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
5~35℃、20%~80%
|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
15~25℃
|
|||
建筑与结构
|
||||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窗
|
不宜
|
—
|
—
|
|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
不宜小于400mm
|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
||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
不宜小于250mm
|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
||
空气调节
|
||||
主机房与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
应
|
可
|
—
|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降温系统
|
宜
|
可
|
—
|
|
主机房保持正压
|
应
|
可
|
—
|
|
冷冻机组、冷冻和冷却水泵
|
N+X冗余(X=1~N)
|
N+1冗余
|
N
|
—
|
机房空调
|
N+X冗余(X=1~N)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X台
|
N+1冗余,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1台
|
N
|
—
|
主机房设置采暖散热器
|
不应
|
不宜
|
允许,但不建议
|
—
|

机房空调品牌供应商:深圳雷诺威精密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研发销售:精密空调、精密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机房专用空调、基站空调、变频精密空调、节能精密空调、热管节能精密空调、列间空调、新风空调一体机、机房加湿器、机房除湿机。
以上资讯由精密空调网独家提供www.chnp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