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电设施
含基础、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电源控制器、蓄电池保温箱(防护等级:IP68,箱内保持温度:0℃~40℃)、安装支架、软件及配件等。
其余箱体防护等级:IP65。
整体抗风强度:12级风。使用环境温度:-40℃~+60℃。
本设施应由中标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每套电池板及蓄电池数量的配置应满足至少7天阴雨天气设备运行的供电。
蓄电池参考数量:200AH免维护胶体蓄电池6块;
电池板参考数量:单晶硅电池板组件190W 4片,高透光率钢化玻璃封装。
太阳能电池板须带自动除雪功能。
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发电系统、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通讯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构成。
发电系统:采用17%单晶硅片,将光能变成电能,可单个或多个光伏组件串并联供电。
储能系统:将太阳电池方阵发出直流电贮能起来,供负载使用,可单个或多个蓄电池组串并联供电。
管理系统:主要由电子元器件、仪表、继电器、开关等组成,在系统中,充放电控制器的基本作用是为蓄电池提供最佳的充电电流和电压,快速、平稳、高效的为蓄电池充电,并在充电过程中减少损耗、尽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护蓄电池,避免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的发生;并控制蓄电池放电水平,保证负载工作有较稳定的直流电压,对蓄电池电压、电流及剩余容量(SOC)进行实时监控。可根据系统电量情况进行分级管理与控制,分级控制器的功能是分级别管理负载端用电,将摄像机、光端机、云台、防护罩分别单独供电,节能降耗,提高系统运行天数。
通讯系统:将现场系统的运行状况上传至控制中心。
远程控制系统:在控制中心可以对现场每个站点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设定。
(1)太阳能电池板
电池板组件:采用晶硅电池。
原材料来源:制造工艺成熟,不受材料限制。
发电性能要求:受恶劣天气(风沙、雨雪)的影响要小,具备弱光发电的性能。
组件转化率:不低于17%。
衰减率:一年内不大于5%,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组件参数:单晶硅或多晶硅;
系统功率不小于760W
——额定电压:35V DC;
——额定电流:5.4A DC;
——开路电压:>44V;
——短路电流:>6.8A。
生产标准:GB/T9535;
测试标准:IEC61215;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155±10)mV/℃;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06±0.01)%/aC;
最大功率温度系数:-(0.5±0.05)%1℃;
NOCT:48±2℃:
旁路二级管:有;
边框接地电阻:<1Ω;
迎风压强:>2400pa;
绝缘电阻:50MΩ/2000V;
产品认证:太阳能电池组件必须同时提供IEC、TUV、UL、CE等相关认证,应满足《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要求。
绝缘强度:DC 3500V,1min。
连接盒:采用满足IEC标准的电气连接,采用工业防水耐温快速接插,防紫外线阻燃电缆。
外形尺寸:根据实际确定。
寿命:不少于25年。
组件结构要求:密封防水;
电池板故障或寿命期后有更换条件并且不影响设备结构;
电池板与线缆的连接采用接插件,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能防潮、防水和抗老化能力,接插件使用寿命应与电池主体相同。
组件、插接件替换方便;
组件应具备一定的抗雷、雨、风、冰雹、防火和防抗震等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动除雪功能。
(2)蓄电池组
电池的类型:密封免维护阀控胶体电池:
——额定电压:12V DC:
——容量一般不小于200Ah;
蓄电池低温工作性能:-1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45%:
蓄电池高温工作性能:4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80%:
蓄电池寿命要求:-10℃~40℃环境下免维护连续工作3年后蓄电池容量衰减不超过30%。正常使用寿命5年,免维护;
蓄电池应急充电方式:300A以上大电流快速充电:
蓄电池应采取恒温保温措施;
蓄电池的浮充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
80%放电深度的循环次数大于1200次;
蓄电池要便于存储,自放电率每月不大于2%:
蓄电池间接线板、终端接头应选用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具有防腐蚀措施;
蓄电池外壳无变型、裂纹及污渍;极性正确,正负极性及端子有明显标志,便于连接。
蓄电池组采用相互隔离输出方式工作,可多组并联输出,无电池环流。
蓄电池组可以进行温度调节,使其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
(3)充放电控制器:
额定充电电流:40A;
额定放电电流:7A;
主要功能:充放电控制,温度补偿、预留应急充电接口,蓄电池电量监控;
工作温度:-40℃~65℃;
控制损耗:不超过额定充电电流的1%;
充放电回路压降:不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
额定电压(VDC):24V;
允许光伏最大开路电压(V):50V;
控制点设置:自由设置系统运行的节点电压;
控制器充满断开电压值:27.8~28.0V;
控制器亏电断开电压值:21.8~22.0V;
控制器恢复连接电压值:26.2~26.4V;
控制器温度补偿系数:-3~7mV/℃;
光伏电池蓄电池间电压降落(V):≤0.5V;
蓄电池负载之间电压降落(V):≤0.2V;
控制器应具备外电源(柴油发电机等)接入充电接口,应急充电接口额定电流:>100A;
使用海拔(m):≤5500;
显示功能:LCD显示,如蓄电池电压、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工作模式、系统参数、系统状态等;
设置功能:菜单方式操作,三个按键可对系统的参数(蓄电池过充、过放参数等)、工作模式等进行设置,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控制器可存储最近30天系统运行数据;
通信功能:通过配置的标准通信接口和数据线,可将控制器与串口通信设备连接,实现数据远传;
保护功能:蓄电池过充、过放、输出过载、过压、温度过高等保护功能;
具有浮充电压的温度补偿功能;
快速充电功能:电池电压低于一定值时,快速充电功能自动开始,控制器将提高电池的充电电压,当电池电压达到理想值时,开始快速充电倒计时程序,定时时间到,退出快速充电状态。
(4)太阳能供电远程监控软件系统
监控软件符合国际工业监控与开放式设计标准,支持各种国际通用通讯协议(支持串口RS485),此软件应用现代测量技术与微处理器技术,实现信号测量和数据采集,并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技术,完成数据处理,具有以下功能:
1)实时显示功能
软件系统可以实时显示联网的多个光电转换站点的阵列电压、阵列电流、蓄电池电压、蓄电池温度、蓄电池剩余容量、负载电流等参数,并可以通过点击设备号来查看每台设备的具的图标显示状况,这样便于网络内部的各光电转换站点的集中监控与管理。
2)异常报警功能
监控网络中各个站点的报警可以从异常报警界面中实时查看,当某个站点中有蓄电池或负载异常报警时,相对应项下面的指示灯就会由绿色变为红色快速闪烁,同时外接的蜂鸣器也会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当异常排除后报警自动解除,报警事件的具体情况会被记录在数据库中。
3)报警查询功能
系统监控网络中所有报警记录均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的查询各时间段的报警记录,报警的详细信息(时间、类型、设备号等)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显示通过查看报警记录可以使用户快速判断故障的原因,便于维修人员对问题的处理。
4)远程设置
在控制室可以远程查看和设置光电转换供电系统中的各个站点的参数,如每个站点的蓄电池容量、恢复提升电压、过放电压、恢复过放电压、浮充电压、温度补偿系数、控制器时钟、下位机ID等。
5)用户管理功能
监控软件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支持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等多级权限登录,普通级别用户登录软件系统后只能查看数据;高级别用户登录软件系统后不仅可以查看数据,而且还可以远程设置各个站点的参数,这样有利于专业人员对站点的管理,避免非专业人员的误操作。
6)帮助功能
监控软件在菜单栏中提供帮助选项,操作中如果对软件系统中某部分感到陌生,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栏中的帮助选项来查询答案,为初次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306.2.15车牌识别设施电源(含蓄电池、蓄电池保温箱、保温箱角钢支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配电箱、辅材等)
蓄电池参考数量:200AH免维护胶体蓄电池12块。
(1)蓄电池组:电池的类型:密封免维护阀控胶体电池;额定电压:12V DC;容量一般不小于200Ah;蓄电池低温工作性能:-1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45%;蓄电池高温工作性能:40℃条件下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不低于80%;蓄电池寿命要求:-10℃~40℃环境下免维护连续工作3年后蓄电池容量衰减不超过30%。正常使用寿命5年,免维护;蓄电池应急充电方式:300A以上大电流快速充电;蓄电池应采取恒温保温措施;蓄电池的浮充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80%放电深度的循环次数大于1200次;蓄电池要便于存储,自放电率每月不大于2%;蓄电池间接线板、终端接头应选用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具有防腐蚀措施;蓄电池组采用相互隔离输出方式工作,可多组并联输出,无电池环流。蓄电池组可以进行温度调节,使其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
(2)充放电控制器:额定充电电流:40A;额定放电电流:7A;主要功能:充放电控制,温度补偿、预留应急充电接口,蓄电池电量监控;工作温度:-40℃~65℃;控制损耗:不超过额定充电电流的1%;充放电回路压降:不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额定电压(VDC):24V;控制器具备外电源接入充电接口,应急充电接口额定电流:>100A;显示功能,:LCD显示,如蓄电池电压、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工作模式、系统参数、系统状态等;通信功能:通过配置的标准通信接口和数据线,可将控制器与串口通信设备连接,实现数据远传;保护功能:蓄电池过充、过放、输出过载、过压、温度过高等保护功能;具有浮充电压的温度补偿功能;快速充电功能。
(3)配电箱:交流输入,交流输出,配电箱防护等级IP65,配电箱应做防盗保护。
(4)蓄电池保温箱:每个保温箱放置6块蓄电池,保温箱应做防腐防潮处理,防护等级IP68,两个保温箱分上下两层置于蓄电池人孔中,用两层结构的角钢支架承载,承包人应保证保温箱角钢支架的牢固,底层保温箱底部离人孔底部距离不低于10cm。